2022微型移动产业趋势及全球现况
3年前,新冠疫情重挫了正开始起飞的微型移动(Micromobility)产业。在疫情之前,包含电动自行车、摩托车、滑板车、到自驾小巴在内等微型移动交通工具正透过电动化、IoT及LiDAR等多种技术创建新形态交通网。
好消息是,麦肯锡在近期一篇研究中指出微型移动产业已开始复苏,更有机会获得比疫情之前更大幅的成长。本篇文章将带您了解疫情后微型移动产业的最新趋势。
整体而言,微型移动的使用率将更甚以往
不可否认的是,疫情确实给微型移动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。根据统计,全球平均每位旅客行驶的公里数在疫情期间下降了50%,但这只会是暂时的。根据管理顾问公司Oliver Wyman的一项调查,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回归疫情之前的使用频率,更有44%的受访者愿意比之前更频繁使用微型移动交通工具。
这或许是因为在后疫情时代,人们更重视个人卫生与社交距离,使得在短距离移动上微型移动成为比大众运输工具更受欢迎的选择。
人们选择交通方式的考量有所改变
如前所述,疫情大幅改变了人们选择交通工具时的考量。根据麦肯锡的一项调查,疫情前人们选择微型移动的主要原因分别为:时间、方便性、以及个人隐私。而现在,无论是商务或个人旅游,选择微型移动的主因都是避免感染。
交通行动服务(MaaS)使用率将提升
除了如电动脚踏车、滑板车等短距离移动的交通工具之外,人们使用共享汽机车的意愿也有所提升。相比疫情之前,9%的人愿意频繁使用微型交通工具,12%的人愿意使用共享交通。
地域性差异仍然存在
北美
Bird於2017年在美國加州推出服務,成為全球第一間提供純滑板車共用服務的公司。繼Bird的成功之後,幾家美國微型移動新創公司也在短時間內成為獨角獸,吸引數百萬美元的投資。除了Bird,北美其他主要微型移動公司包含Lime和Lyft。
欧洲
共享自行车在欧洲不是一个新的概念,因此微型交通很快就被大部分欧洲主流城市接受。尽管美国的微型交通公司也试图进入欧洲市场,但Tier、Dott和Voi仍然在该地区占有很大的市场占比。
亚洲
与欧洲和北美市场相比,由于法规较少,微型交通在亚洲各城市能更快速的被采用。如Ofo、Mobike和Hellobike等众多中国微型交通公司正在崛起,总部位于新加坡的Beam也是亚洲地区一大重点。
虽然疫情的影响不容小觑,但人们对更安全、便利的交通方式的期待使微型移动将在未来继续发展。
作为油车的替代,电力发动的微型移动设备很大程度依赖高效稳定的电池交换系统。可靠的连接系统是优质电池交换系统的关键。
随着消费者和政府机关的接受度越来越高,我们可以期待未来在街道上看到更多微型移动车辆的踪影。